刮板輸送機的常見故障及原因
(1)斷刮板鏈鏈條質量差, 即鏈條材質和焊接加工質量不達標; 裝煤過多或有大塊煤壓住刮板機; 平均載荷和較大的動載荷反復作用, 造成鏈條疲勞破壞; 工作面不平不直, 刮板刮卡, 溜槽不直; 井下腐蝕性水使鏈環(huán)產生銹蝕使鏈條斷面減小, 強度降低; 鏈條過緊; 鏈條長期與中部槽、鏈輪摩擦, 使鏈條斷面直徑減小, 強度降低。
(2)飄鏈輸送機不平, 不直, 出現凹槽;刮板鏈太緊, 把煤擠到滑槽一邊; 刮板鏈在煤上運行; 刮板缺少, 彎曲太多; 刮板鏈下面塞有矸石。
(3)刮板鏈鏈輪上掉鏈機頭不正, 機頭第2節(jié)溜板或底座不平; 鏈輪磨損超限或咬進雜物; 兩條鏈的松緊不一致, 刮板嚴重歪斜; 刮板太稀或過度彎曲。
(4)刮板鏈底鏈出槽刮板輸送機減速器本身不平不直, 上鼓下凹, 過度彎曲; 兩條鏈子長短不一, 使刮板歪斜; 溜槽磨損嚴重; 刮板過度彎曲, 使兩條鏈距偏短。
(5)減速器過熱、漏油和響聲不正常 齒輪磨損過度, 嚙合不好, 修理組裝不當; 軸承損壞或竄軸; 油量過少或過多, 油質不干凈, 冷卻不良,散熱不好; 密封圈損壞, 結合面不嚴, 各軸承蓋螺栓松動; 聯(lián)軸節(jié)安裝不當, 地角螺絲松動, 超負荷運行; 齒輪嚙合不好, 齒輪嚴重磨損或損壞; 箱內有金屬雜物。
(6)鏈輪組件過熱、漏油 密封被損壞, 潤滑油不清潔;軸承損壞; 油量不足;密封環(huán)損壞或油封損壞; 壓蓋或壓板螺栓松動;密封環(huán)安裝不妥,配合不緊;滾筒螺塞松動。
常見故障預防措施
(1)刮板鏈卡鏈或掉鏈 做到刮板、連接環(huán)、聯(lián)接件齊全緊固; 刮板彎曲及時更換; 鏈條張緊合適; 鏈條按使用時間、磨損狀況分類, 防止狀況差異過大一起使用; 及時清理大雜物或大塊煤; 推移機身時不要彎曲過大, 底板要平整, 防止卡鏈。
(2)刮板鏈斷鏈 嚴把質量關, 用焊接圓環(huán)鏈; 加強日常維護, 每天換班時, 應將變形、損壞的溜槽及時處理; 清理兩側煤粉、機尾煤粉及其他雜物; 更換連接環(huán)、聯(lián)接螺栓等磨損過大和腐蝕嚴重的零件, 斷鏈應及時更換; 安裝地點工作面或巷道平直, 兩中部槽之間的相互偏移角度在3°以內;輸送機啟動前禁止裝煤, 應在輸送機運轉正常后再裝煤;在試運轉時, 用緊鏈方法調節(jié)鏈條長度, 使它在機頭底鏈處略成弧形, 刮板鏈的兩邊長度應長短一致, 嚴禁擰麻花。
(3)刮板輸送機過載 加強管理, 嚴格按設備完好標準進行維護保養(yǎng), 減少設備被煤埋住。加強操作人員業(yè)務教育, 進一步提高機電運行人員素質, 充分掌握設備性能。
(4)機頭發(fā)熱 先檢查軸承潤滑, 再查一、二級齒輪嚙合間隙; 若傘齒輪被木棍撬撥有松動現象, 則嚙合不好; 若不能撥動, 油蓋又蓋不上縫,則應減小金屬圈的厚度。
(5)底槽掉鏈 不使用磨損超限鏈輪, 保持兩鏈條長短一致; 槽幫鋼下槽磨損就更換; 附設平整, 避免“月牙彎”, 鏈條振動要調整; “月牙彎”的調整, 使溜子內彎比外彎側滾筒空鏈輪槽直徑大, 當內彎鏈條過松時, 鏈條與內彎側尾滾筒鏈槽面產生滑動, 可避免掉鏈。